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市作协文学院举办合同制作家研讨会暨述职工作会议

首页    文学院    市作协文学院举办合同制作家研讨会暨述职工作会议

天津作家协会文学院举办第十一届合同制

作家新作研讨会暨述职工作会议

 

    12 月 28 日下午,由天津市作家协会文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合同制作家新作研讨会暨述职工作会议在市作协举行。知名评论家、合同制作家共聚一堂,研讨、交流合同制作家在届期内(2023-2024年)出版的新作。合同制作家一一述职,分享届期内的创作成果、心得体会。市作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喜超,市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岚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市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张楚主持。

 

 

    合同制作家们在分享中展现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创作成果丰硕。本届合同制作家共创作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5部、短篇小说40部、散文141篇、诗歌281篇、随笔240篇、报告文学2篇(部)、评论103 篇(部)、绘本5部,其他作品19篇。这些作品涵盖了多种文学体裁,展现了作家们扎实的创作才华和多元化的创作风格。其中,荣获省市级以上奖项9次,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部,入选“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2部。

 

 

    此次研讨会重点围绕合同制作家们在2023-2024年期间出版的新作展开,评论家们对合同制作家的新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黄桂元认为,杨仲凯的散文集《在茶热的时候喝下去》展现了作者身为律师、作家双重身份的独特视角,既有理性的思考,又有感性的抒怀。

    闫立飞指出孙施的长篇小说《飞越帕米尔》和《驯鹰女孩》以少数民族游牧生活为题材,展现了少年儿童的成长与梦想,不仅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在文化风情的描绘上也细腻扎实。

    刘卫东对严彬的小说集《过时小说》给予了肯定,认为其作品以“私语”式的叙事方式,讲述北漂文艺青年在现实生活中的经历与思考,无论是学术研究、梦境还是日常生活,都呈现出别样的文学质感,使平凡的生活具有了被“追忆”的历史韵味。

    丁琪称赞陈曦的长篇小说《少年逍遥游》、诗集《蝴蝶知道一切》、绘本《一条很长很长的路》充满了童趣和想象力,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对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

程伟认为陈楫宝的长篇小说《大国智造》紧扣时代主题,聚焦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体现出专业性与故事性的高度融合,展现了中国工业从制造到“智造”的转型之路。

    侯平对李旸的长篇小说《大湖长歌》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作品以东湖开发建设为叙事主线,唱响了一曲守护大湖的奋进者之歌。

    房广莹认为张芸的长篇小说《逐光而居》和《医务处主任笔记》通过双线叙事,塑造了天津的城市品格,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天津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变迁。

 

 

    王岚对合同制作家们在届期内取得的创作成果表示祝贺,并对评论家的诚挚点评表示感谢。她指出作协作为作家与评论家之间的桥梁纽带,将竭力做好服务工作,如同“加油站”和“充电桩”,为作家们的创作充电赋能。同时,鼓励作家们要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姿态,不断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在文学道路上持续“再出发”。希望作家们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努力攀登更高的文学山峰,欣赏更美的创作风景,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推动天津文学事业蓬勃发展。

    李喜超充分肯定了合同制作家们在届期内取得的创作成果和评论家的精彩点评,并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二是希望大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推出反映新时代新征程恢弘气象、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精品力作;三是希望大家着眼天津文学事业繁荣发展,不断发现培养文学新人;四是希望大家多交流多联系多给作协提出宝贵意见建议,齐心协力高标准建设“作家之家”。

    最后张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鼓励大家继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具有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为天津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市作协文学院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作家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服务,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天津文学事业稳步向前。

2024年12月31日 16:3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