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津书写的现代品格
新天津书写的现代品格
——论张芸的小说创作
房广莹
张芸在小说《逐光而居》和《医务处主任笔记》中,建立起了一种具有现代品格的新天津书写格局,甚至突破了某种符号化的“津味”传统,转向以现代性为自身诉求的人文摹写,在丰富了津味小说话语资源的同时,增加了文本的对话性和当下性,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天津这座城市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变迁。
一、城市品格塑造的内在动力
这种现代品格的形成,首先来源于张芸小说中沉淀的浓郁乡愁感。在城市文化内部形成乡愁,本身就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表征,它源自对差异性的感知和怀想,即便作家从未真正背井离乡,然而日复一日的生活叠加与心绪的沉淀,就足以引发一个人的乡愁。张芸在《逐光而居》中不断地寻找着天津的内在风景,她的笔下持续地流淌出饱含深情的地理空间,并通过这种时空映射反复标识天津的当下。《逐光而居》以主人公嫣然为中心并置了童年回忆空间和当下生活场景,人物的足迹和思绪在不同的时空中跳转流动,写实的当下生活情景与梦境般的童年回忆片段聚合,现实生活的诸般琐碎无奈抑或温情,与弥漫在记忆深处老洋房里的光影、气味、色彩、声音的感觉混合,共同构成了嫣然生命的内在驱动力量,在流转间将城市的历史与当下衔接起来,某种程度上说一个城市的持久生命力正在于人的运动和记忆。
那么,众人的生命表达则能够更好地呈现城市生活的复杂样态。《逐光而居》围绕着姥姥、英娘、嫣然三代女性,扩展出一个庞大的家族亲缘体系,家族生活和城市生活相互映照。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张芸突破了天津文学中“俗”与“奇”的传统,跳出了市井文化中隐含的猎奇叙事期待,凭借对普通市民生活的思想动力和精神生活的书写支撑起全文的筋骨。比如英娘这一形象的塑造充满了时代感和生活感,“英娘干活不惜力气,不仅跟小姑子们关系处理得很好,连刚搬过来不久的太公公也喜欢她”,在家庭生活中温和谦逊的英娘始终在工作中力争上游,是一个“干工作可认真了……从不迟到,更不会跟一般女工一样没事时躲在更衣室里织毛衣”的劳动者,喷有大红“奖”字的搪瓷茶缸彰显了英娘的骄傲自信和社会价值。人到晚年,英娘又能克服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很快地适应养老院的生活状态。英娘的一生好似一个隐喻,她的生命历程象征着天津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她蕴藏的吃苦耐劳和温柔敦厚的精神内核,与这座城市街巷间无数的劳动女性同频,共同构建起天津的现代文化品格。
二、双线叙事的深度与温度
作家并未将天津的现代品格局限于乡愁感的建立中,而是以更加深广的现实主义笔触触摸广阔的人生。张芸的结构巧思在于,《医务处主任笔记》中的主人公冰城,恰是《逐光而居》中嫣然青梅竹马的丈夫,这种人物设定无疑是作者设置的小惊喜,既能加深两本小说之间的内在联系,又便于展现天津城市生活的多维层面,却不显冗长和繁乱。嫣然的叙述集中在童年的感觉追忆、家庭与公司之间的平衡等,是以家族亲缘为纽带的;冰城则将观察的角度放置在医院,作为一个极度敞开的空间,医院汇集了四面八方前来求医问药的人们,围绕着患者展开众生的喜怒哀乐,甚至上演着罗生门式的医患闹剧。冰城的眼中医院依旧是流动和变化的,而医务工作者则是“变”中的“恒常”力量,坚如磐石地驻守在岗位上,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