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担当文化使命 传承中华文明” (十五)

首页    网络作家    “担当文化使命 传承中华文明” (十五)

天津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

“担当文化使命 传承中华文明”

短篇作品展示(

(国庆专辑)

 

岁月行

 

红生

 

我们给时光,以相信,以坚守

时光便会返还给我们

以成熟,以温柔,以无尽的

星空的自由

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每一颗坚韧的心。

都曾经在 曾经黯淡的星空之下,许诺

要让这每一寸土地永不失去

要让每一尺华夏沃土,种满希望的种子

时光是最美的设计师

将黄河裁剪,把长江丈量

给这神州大地穿上巨人的鞋子

从东方走向西方

从神州走向世界

 

岁月这个歌者,以相信,以坚守

以成熟,以温柔的声音,

告诉这个世界

我们是炎黄子孙,

我们,是龙的传人

 

作者:红生(糖衣古典),男,中国作协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文以载道组”作家。

 

中华腾飞

 

玉尉岐

 

清末民初,命途多舛。逢鸦片之荼毒兮,祸国殃民;遇列强之横行兮,狼烟四起;遭军阀之混战兮,壮士沉冤;值政体之腐败兮,土崩瓦解。中华上空乌云密布,长空失色,长城内外飘摇不定。军无力以御敌,民无计以聊生,商无法以盛兴,学无策以救国。

呜呼!国难当头,号乎凄哀之声,遍布华夏;振乎救国之声,不绝于耳。奈何,旧经当道腐蚀国本,中山逝世,举步维艰。共和虽开,帝制反复,军阀混战,割据为政。中原困于战乱纷争,民族存于危亡时节。

幸乎,中共孕育滋生,民众觉醒,开天辟地,救亡图存。数载,国际纵横驰骋,同仇敌忾,联合海内外,誓驱外辱,奋勇协作,响彻环宇,力挽华人颓废之势,恪尽共产之勇。号召华夏儿女,扫侵略于神州大地,遍插红色旗帜,星星之火,燎燃社会主义新热土。

建国伟业,九州一统,石破天惊,丹史凝辉,众志不渝。改革开放,乾坤笃定,拨乱反正,国运始昌。科学立党,远交近融;华侨精英,天下归心。参政议政,定国安邦;两岸统一,众望所归,从中辛勤,唯有自知。蓝图铺就,任由挥毫;港澳回归,江山换装。神州飞天,光耀东方;京师奥运,重振雄风;博盛会,璀璨华章。望眼云烟,四海升平,国富民强,共享和谐,蒸蒸日上。

赞我党,中流砥柱,民族大义,继往开来。美哉!期颐之年,且歌且颂,辉煌成就,大爱中华!

 

作者:玉尉岐(原名“爱新觉罗·啟岐”),男,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万川汇海组”作家。

 

山河无恙

 

李孟瞳

 

鹤山是在晨起诵读时看见王耀的。彼时他正念着南宋文天的《过零丁洋》,“照汗青”堪念完,抬头便是少年郎笑盈盈的一张脸,丹红的牡丹袍子勾着金丝线,在窗边桃枝缝隙间打下的阳光里闪闪发光。

“早啊!”对方笑着打了招呼,自自然然地翻窗入室,凑到鹤山旁边,脑后的辫子扫过对方的脸颊。

手不由自主地探到自己颈后,却只抚到新剪的发茬,鹤山打量着陌生的少年:“你是谁?”

“我是王耀。”少年坦坦荡荡。

鹤山的好友敲着窗框,邀鹤山上街同游,却对王耀视而不见。

“他看不见王耀?!”在鹤山震惊的目光里,王耀跟在他们身后,也一同去。生怕友人觉出异样,鹤山警告似地朝这妖精般漂亮的少年挥了下拳头,不再出声搭话。

街上一如既往地热闹,炮火冲不开鼎沸人声,无论如何,日子总要过下去。鹤山瞧着路边摊贩售卖的兰花,友人就拉着他的胳膊朝喧哗处走去,好不容易才在拥挤的人群里抢了个好位置。就听见被人群围在中心的几名学生大声喊着“德先生和赛先生。”

青年人的热血是滚烫的。友人也被热烈的氛围所感染,撸起袖子挥到半空中,跟着他们喊了起来。

“你不喊吗?”很神奇,周边吵嚷,王耀的声音却能清晰地传至他耳中。鹤山摇摇头,只是回去后握了半天笔,还是照实把白日里听来的演讲记了个大概。

余下的日子里,鹤山过得很是清闲。自从剪了发辫,吞吐间尽是新鲜的空气。他守着父母留下的书斋度日,勉强糊口。只有他能看到的少年赖在他这间小小的书斋,食风饮露,当真不似常人,鹤山便也由着他了。

不知何时起,王耀的辫子也渐渐消失了,只是衣袍基本未改。

《新青年》,鹤山一期不落地买齐了,旧日的经史典籍却也不肯放下。王耀和友人不约而同地笑他是个矛盾体。

钢笔倒是咬牙买了,用过一次鹤山便把它束之高阁,铺开纸张,直言还是毛笔字写着顺畅。反倒是王耀旋开墨水瓶,拿捏不好力度,笔尖挑破了纸页,赫然是个四四方方的“国”字。

笔势磅礴,一笔一划皆在锋利处。鹤山想了想,在后面补了“山河”二字。写完后他直起身,王耀仍是微弓着背,额角沁着细密的汗珠。

“耀兄,你怎么了?”鹤山扶着他坐下,手掌轻轻抵在他背上,“可是伤口又开始痛了?”

虽说王耀年纪长他许多,可他身上时不时出现伤口,幸好有袍子的红色兜着,场面才不至于太吓人。最要命的就是他背上长长一道刀痕,几乎撕裂了他的整个身体,将他劈作两半,夜里常引得他痛呼出声。

鹤山也曾问过王耀这伤处的原委,对方眉间紧蹙,说是旧时教导过的弟弟一样的邻居砍的,还将他购置的一艘船给撞沉了。对于这番说辞,鹤山半信半疑,却也不忍心再细问。

喝了杯茶,王耀的气息平稳下来:“小山,今天的报纸还没买,可以劳烦你跑一趟吗?”

往常这活计都是王耀自告奋勇包揽的,现下他身体不适,鹤山见他催促,也就代他去了。

回来后的青年一声不吭地把报纸放到王耀面前的几案上,脸上阴沉沉的,恰似天边翻滚的墨黑的云。王耀打开报纸,就见头条大字号写着:“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放下报纸,王耀坐到他那一边,脱力般靠到他肩旁,“此番我那个邻居虽没有亲自动手,却坐收了渔翁之利。齐鲁大地,怎可拱手让与他人?”

对于王耀的自言自语,听不懂处,鹤山是左耳进右耳出,只捕捉到后面一句,也跟着叹息一声:“弱国无外交。”

又过了十余年,东北沦陷,王耀时常头痛,冷颤连连,说是邻居所为。小小的书斋日渐衰败,鹤山不得不做些别的营生,写几个字贴补些家用。

不幸之万幸的地方是,养王耀不需要花什么钱,这也让鹤山得以积攒下少量银钱,听闻为防外敌掠走国宝,故宫文物即将南迁,他便志愿去协助。鹤山本想让王耀留下打理书斋,熟料王耀听闻他要去帮忙,坚持着要一同前去。

拗不过王耀,鹤山带他去了故宫,填满稻草后扯着棉花塞进木箱,转头发现王耀盯紧了青瓷瓶若有所思。

“有什么问题吗?”鹤山接过瓷瓶,发现并无异样。

伏在旁边的王耀突然出声:“瓶底右侧磕出的坑还在。”

鹤山依言去找,果然找到了,但王耀方才并未把瓶子拿起来看。

他们来得较晚,参与打包工作两个月后,就接到上面的指令,要将文物们装上列车,秘密运往南方。

消息却被传扬了出去。少数不明真相的民众堵在列车头前,坚决反对国宝南迁,更有甚者扔出的石子擦过鹤山的前额,讥讽着: “国难当头,还管一堆死物做什么?”

王耀帮鹤山按住伤处止血,拉着他向后退了退,轻声道:“文物不在这趟车上。”

等闹事的民众被警卫队赶走后,鹤山才打听到,原来故宫启用了备用列车和线路,在原定列车被纠缠时发车,眼下已是不可能被追上了。

鹤山松了口气,有心想问王耀是怎么知道的?对上少年十年如一日的稚嫩脸庞,鹤山还是把嘴边的话默默咽了回去。

战事愈发紧张,王耀的精神越来越差,清醒的时候也少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夜间亮起的油灯灭了,日头高悬,不变的是握着钢笔伏案写作的鹤山。

走到桌旁下身,王耀抓起写好的一叠手稿,看着动荡时局里上演的悲欢离合,憋不住的哈欠窜出来,打在鹤山耳边。“小山,这个时候你写这些故事,有意义吗?”

“这是我唯一能做的。”鹤山头也不抬,灌满墨囊后又投入到下一张稿纸的写作中,垂下熬红的双眼。

稿费少得可怜,鹤山买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取下书架上新到的一本书翻了起来,还有心情跟王耀说笑:“写得当真是好,我还差得远。”

外面战火纷飞,浮着墨香的小小书斋是最后的净土。

日本宣布投降那天,王耀的身体仿佛一下子就好了,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沐着日光朝他微笑:“他还是失败啦。”

鹤山望进那双流光溢彩的琥珀色眸子里,看到的是渐趋衰老的自己。

数年后,一个属于人民的崭新中国出现在东方大地。建国日晴空万里无云,鹤山临窗听着肃穆的国歌,也跟着喊了句“前进”。

红旗迎风飘扬,飘到他眼前,鹤山才发现他误把王耀的红袍认成旗子了。

王耀总是穿着这种衣服,细枝末节处有少许变化以作区分。光流金,鹤山扣住王耀的手腕,看清那袖口闪着的几颗星星,暗道他这是又换新衣服了。

“漂亮吧,我可是很喜欢的。”王耀十年如一日的清俊脸庞上露出笑容,藏着小小的得意。

时光冉冉,在经历些许风雨之后,转眼迎来春风扑面。

在风雨中遭受挫折的鹤山磕磕绊绊地重归又分给他的旧屋,在门前等到了熟悉的少年。

看到对方那刻,鹤山心里明镜似的,恐怕王耀从未离开过。他费力地咳了几声,在王耀的搀扶下坐到床边,嘶哑着嗓子:“耀兄还是那般年轻,如今身体可好了?”

回答他的是由远及近的朗朗读书声,和着久久沉寂的雀鸟欢愉的叫声,清脆而又嘹亮。鹤山感觉身体突然变得很轻很轻,猛然间就飘离地板,脑袋抵着棚顶,轻轻松松地俯视着王耀合上床边老人的眼睛。

地间的少年起头,面色平静,抬手朝前一指,向着读书声的来处,尽头有引他归去的路。

“等一等!”鹤山俯身捉住了王耀的衣袖,“王耀,你究竟是谁?”

手里边的布料渐渐破碎,直至消散,眼前少年人的面容也缓缓融化,余下耳边亲切的话语。“天地间生出了我,山河湖海流经之处都有我留下的足迹,五千载传承下来的血脉都是我的子民。我是王耀,生而为王耀我华夏的王耀。”

次日,有村人推门而入,发现鹤山已逝,合力将其安葬。

高考恢复后,各大高校广纳贤才,吸取前人经验教训,编写新教材时感念李鹤山先生生平事迹,故而拟作人物传记,题为《山河无恙》。

 

作者:李孟,女,天津理工大学学生,天津市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天津理工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网络文学兴趣小组”推荐。

 

2024年10月8日 10:0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