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王松《热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首页    时政与文坛    王松《热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王松《热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4月23日,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作家出版社、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王松长篇小说《热雪》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岚,天津市宁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治在会上分别致辞。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介绍了图书出版情况。陈小广、张楚、万镜明、胡平、白烨、汪政、刘琼、贺桂梅、刘、陈涛、黄桂元 、刘大先、丛治辰、王国平、张鹏禹、宋嵩 、崔庆蕾、兴安、张泽峰20余位专家、学者、文艺工作者出席会议。作家出版社副总编辑颜慧主持会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中国作家协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和全局,着眼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施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热雪》入选该计划首批出版项目,是该计划推出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王松的乡村系列第一部《暖夏》之后出版的第二部作品。王松多年来深入基层、扎根农村,以天津市宁河区农村乡村振兴故事为原型,创作出40万字的长篇小说《热雪》。该长篇在写作之初,就受到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出版社重点关注,初稿完成后,在北京举办过改稿会,王松结合会上专家提出的相关建议,对文本进行了精心调整,多番打磨后,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吴义勤在讲话中谈到,在世界读书日浓郁的阅读氛围中,举办《热雪》研讨会正当时。《热雪》是“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的第4部作品。“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中国作协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文学行动,期望通过这项创作计划鼓励支持广大文学工作者拥抱新时代,书写新山乡,用跟得上时代的文学精品,开拓文艺的新境界,以文学力量激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昂扬斗志。王松的《热雪》将笔触深入到“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了农村变化重点塑造了一系列以村长赵老柱为代表的新时代农村的新人物,尤其对肖圆圆这个回乡青年以新思想、新思维开始创业,投入到“乡村振兴”中的形象刻画尤其生动。此外,在处理乡村文化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时,王松将评剧引入,写得极为生动,充满老天津味,极具个人风格,非常吸引人。

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亚丽以《热雪》的出版为切入点,介绍了“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王松的《热雪》被列入计划首批出版项目作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第一批入选作品,《热雪》在选题之,就受到中国作家协会和作家出版社的高度重视,从各个环节予以倾斜和关注,安排了骨干编辑进行审阅编校,也与王松多次进行沟通,还专门组织了专家改稿会王松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虚心听取专家们的意见,沉下心来大力修改,从语言、结构叙事节奏和主题展示等多方面多次进行调整五易其稿,终于打磨出《热雪》。可以说,《热雪》王松继《烟火》《暖夏》之后,深入乡村、扎根基层的又一长篇力作。

天津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马波在致辞中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中国作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性地实施“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一批聚焦新时代中国山乡史诗性变革的文学精品正在孕育、催生、出版和转化,它们带着晶莹的露珠、散发泥土芬芳,使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呈现新的美学风貌,抵达新的艺术高度,以文学之力传递蓬勃向上的时代之音、激昂矢志复兴的奋进力量。从《烟火》《暖夏》到《热雪》,王松挖掘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的源头活水,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以手中妙笔生动讲述复杂深刻的山乡故事,塑造有血有肉的人民典型,以文学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与坚定信念。今后,天津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积极发挥作家、评论家的人才优势与引领作用,思想、文学并重,不断推出人民喜爱的作品。

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岚代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桂元转达对此次研讨会的祝贺。王松在文学创作道路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创作契合时代节拍,有着相当高的政治站位和敏锐的文学触角;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坚持为人民创作;三是坚持扎根生活,善于将生活中的敏锐感受转化为文学作品。《热雪》不仅凝结着王松对文学的才情和才华,也沉淀着他用情、用心、用功扎根生活、创作的汗水与心血。

天津市宁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治认为在《热雪》的成功离不开丰厚的生活土壤。6年的宁河时光,王松深入一线采访写作,笔耕不辍。《暖夏》《热雪》都根植于这片沃土。这种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断“温习”和再度体验,为他写作这部长篇小说做了扎实铺垫,使他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与故事的“质感”。

其间,王松向挂职基层点宁河赠书,并与参会嘉宾合影。白烨、胡平、汪政、张楚、刘琼、万镜明、刘颋、贺桂梅、陈涛、黄桂元、刘大先、丛治辰、王国平、张鹏禹、宋嵩、崔庆蕾、兴安等评论家、作家、编辑先后做了精彩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原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认为写乡村振兴要走生态文明的新路子,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热雪》是在脱贫攻坚之后,乡村振兴题材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其成就超越了《暖夏》。王松善于通过微妙故事塑造典型人物,在表述方式风格上带有民族化特点,高度重视民族性、民族风格、民族气概,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体现,将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原主任、鲁迅文学院原常务副院长胡平认为《热雪》在两个方面比较独到:一个方面是将笔墨集中到民营企业在振兴乡村中的作用。中央提出“万企兴万村”,鼓励工商资本,特别是民营企业下乡,意义非常深远。王松抓住了这一点,写出了它的特色,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另一个方面是作品的地方文化特色特别突出。津味语言生动有趣,评剧文化有声有色。

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汪政指出王松的小说创作自《烟火》起,到《暖夏》再到《热雪》,不断拓展着“津味”新的美学境界。《热雪》通过多种人物关系、情节设计与细节描写写透了村民们的心思,它们不仅是计算,更是博弈,是各种关系的交换、平衡与比较,正是这一复杂的过程折射出了人性、文化、乡风民情与新农村风貌,使小说成为了一幅津冀农村的风俗画。在小说结构上,从“打通儿·夹钟”开始,中间十章,到“尾声·太簇”,恰好是十二音律,而这又暗合了四时节气,每章又以不同的戏文作楔子,然后再分节叙述,渲染出节奏分明富于旋律的神韵。《热雪》整个的就是一出戏,戏是纲,小说是目,纲举目张。《热雪》“津味”的营造,戏味居功至伟。

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张楚认为王松的《热雪》以高超的技艺完成了对乡村的双重构建,这种构建既是现实的又是小说性的,既是物质的又是文化的,体现了一位优秀的小家说在虚构与非虚构融合上的功力。小说把乡村振兴的宏大主题包裹于乡村生活的日常叙事,以民俗曲艺的笔法腔调讲述乡间乡民的人生故事,做到了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认为,王松的小说创作有一个极大的特点,就是文体自觉性非常,一直有自己叙事的腔调。在他的调门中,充分展现出文体自觉、书写自觉与地方文化自觉。他善于将生活经验,尤其是民间生活体验,转化为文学叙事,并巧妙处理群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的关系。

 天津市文联原党组书记、文艺评论家万镜明从读者的角度,谈及对王松小说的阅读体验。她认为《热雪》构筑了一部非常生动的脱贫攻坚的乡村画卷。这部作品不是图解政策,也不是赞歌式的报告文学,而是将戏曲与文学紧密结合的独具风格之作。王松是一位有思想且善于讲故事的作家,能够把握时代脉搏,将时代最前沿和最现实的东西反映出来。一个好的作家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积累,第二个是体验,第三个是创造。

《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认为《热雪》的主题完成度很高,新时代山乡巨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断认识,不断摸索,不断发展,逐渐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真正的新时代山乡巨变,需要发展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大农业,需要发展农业农村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这一主题始终贯穿着《热雪》这部作品,所有的人物,所有的情节,都是围绕着主题来完成,非常自恰。此外,小说语言以肖圆圆的出场为标志,在前、后半段发生了变化,也更符合小说中的人物身份、人物气质以及所处环境的变化。王松的小说语言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也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话题。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称赞王松很会讲故事,也惊讶王松的写作视野。她认为《热雪》是一部很好的小说,既写土地,也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经验,触及的问题是时代非常重要的前沿思想问题。这部小说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时代自觉和历史自觉,涉及新时代山乡巨变视野中农村何处去,土地如何用等问题;二是文学史自觉,对人民文艺的历史经验和叙述传统进行自觉地借鉴与发展;三是善用地方文化资源,如方言土语的运用,人物绰号的使用,通过人物对话推动小说叙事的情节等,极具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民族文学研究》副主编刘大先指出王松的小说创作既对之前的晋冀鲁豫的传统——赵树理一脉有所继承,也有发挥。发挥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是强调民生本位,落脚点在土地的流转、农业的升级;二是涉及农村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并非简单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文化传统继承和经济发展问题齐头并进;三是民族形式创作的自觉,小说章节设置、情节推展暗合音律、节气,是中国风的很好尝试。

《光明日报》文艺评论版主编王国平认为《热雪》是一部向时代致敬、向土地致敬的作品。当下处于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农耕文明与商业文明、家族观念与法治意识相互碰撞,王松直面现实,尤其是土地流转问题,在矛盾冲突、调和中勾勒出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动态发展过程。小说没有机械地植入传统文化元素,而是将其与结构设计、人物塑造、情节发展有机结合,尤其是人物外号的大量运用,颇具深意。

《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对王松五易其稿、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表示感动。他认为王松是一位真正沉下心来,深入生活、扎根乡村的作家。小说在字里行间、在细节、在故事、在人物的勾连上呈现出天津特有的津味文化。在叙事节奏和语言上,《热雪》张弛有度、自然从容。

《文学自由谈》原主编、评论家黄桂元认为王松是一个可以不断为读者带来陌生感的小说家。在他40年的写作生涯中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地进行各种尝试,不断地寻求突破。王松并不刻意加重文本内容的忧患感,不做历史定位和政治标签,而是记录宏大叙事边缘的人间百态尤其是中间人物状态,真实反映生活,写透生活此外,从美学风格上讲,王松小说逐渐回到大道低回、大味必淡路上。如果说王松之前的小说是一种下笔狠、着墨浓的“重口味”叙事的话,那么从《暖夏》开始,王松慢慢进入到举重若轻的状态。到了《热雪》小说好似中国戏曲的大戏台,很多人在里边表演,展示他们的人生遭遇,叙事节奏柔感舒缓,洋溢民俗元素从麻辣刺激的口味到清淡自然,王松在小说创作上返璞归真。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谈了阅读《热雪》后的三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是作品的文学性很强,并没有因为主题写作而削弱。小说以人为本,哪怕是小人物的塑造也下足了功夫。第二个感受是作品的地方味很浓,戏曲艺术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第三个感受是在乡村叙事层面的创新性很强,突破了以往乡村振兴写作中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模式,以民营企业为切入点,谈及土地的使用、农业的升级、戏剧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宋嵩认为《热雪》自觉接续了小说创作风格上的赵树理传统,并对小说创作风格上的另一个风格柳青传统提出了有限度的质疑和挑战他归纳赵树理风格有两个特点:一是民间色彩和喜剧风格,二是问题小说。《热雪》可以看成是赵树理式的问题小说在新时代的回音。他认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是一个史诗性的可歌可泣的工程,但作家未必要把整个过程都写得那么恢弘悲壮。《热雪挑战柳青史诗性风格传统,语言诙谐幽默,读来轻松愉快,在某种程度上,反史诗正是其成功之处。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副主编崔庆蕾认为《热雪》在两个方面值得称道:一是对当代乡村所处的时代位置和发展状态有非常准确的把握,展现了作家出色的观察和洞察时代历史的能力。王松在这部作品中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当代乡村发展的诸多关键问题,比较充分地写出了当代乡村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他不是站在外部的想象式的写作,而是一种在场的、站在乡村内部的写作,是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一种准确的把握和呈现。二是对乡村文化传统的一种唤醒和传承。在现代性的历程中,文化性、精神性的一面不断受到挤压。在当下的乡村发展中也是如此,对经济的强调物质的追求越来越高,而文化越来越稀薄。但在这部作品中,在乡村振兴的背景和历程中格外强调和描写了对乡村文化传统的唤醒和复活。

《人民日报》海外版理论部主任张鹏禹认为《热雪》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主题性创作的文学性问题,尤其是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在乡村振兴主题性创作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也正是在这重意义上,《热雪》不仅是一部主旋律作品,更是一部典型的文化小说,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含“戏”量上。评戏作为小说故事发生地海州的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地方戏曲,深受故事中人欢迎。不论是在故事层面,还是在话语层面,评戏都不仅仅是增强了作品的文学味儿,并非把味精放到菜里那么简单,它本身就是这桌满汉全席的一部分。首先是在故事层面,评戏是情节的推动力,是塑造人物的手段,也是《热雪》整本大戏的一部分。其次是在话语层面,《热雪》中的戏词儿多,不仅增强了小说的语言质感,形成了政策性言语、民间言语、戏曲言语混杂的杂糅风格,更彰显了戏曲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世界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将评戏融入乡村振兴题材,还反映出作家的文化观念。在《热雪》中,评戏的功能大致有以下几方面,高台教化的作用、产业发展的途径、为村庄聚魂聚气的媒介。

 作家出版社编审、《热雪的责任编辑兴安全程跟踪了王松的创作过程。他谈到王松为写好这部书几乎推掉了所有的社会活动,一年多来把自己封闭在天津郊区的房中,每天写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山乡巨变题材在写作上难度很大,一方面需要作家避开主题创作的惯性避免概念化,另一方面需要发挥作家主观能动性写出特色。目前“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出版的四部作品都各自有一些探索,为后续的创作提供了可贵经验。

研讨会最后,王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了创作感想。他表示农村题材政策性极强,对作家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农民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认知,深刻影响其思维方式。此次的研讨会对今后的创作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今后会一如既往地努力写下去,在《暖夏》《热雪》之后,还将继续创作以时为题的两部姊妹篇,以回馈时代和读者。

2023年4月25日 14:39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