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王彦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身处时代现场,对于世界的变化,作家有着最为直观的判断;而文学作品的主观性,总是会渗透着写作者的精神体验。反观中国文学史,无论《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唯有呈现出深挚的人民性,才能形成广泛的影响,进而改变人们的精神世界。
就像《诗经》的“风”,几乎就是商周时代人们的谈吐、呼吸、喜怒和慨叹,也正是这种指向,使得“风”的精神在后世得以延续,故而有了“乐府”和“采诗官”这样的角色。人民渴望的作品,可能不是高深莫测的技术呈现,也不是非要呈现人类集体命运的卓越之作,可能就是从自我的感觉出发,在作品里找到熟悉、共振、感动和慰藉。明清小说的形成,很大程度就是人民性的直接体现,因为正是说书人、听众,共同的塑造,才使得关羽、孙行者和鲁智深等形象栩栩如生。
而这些经典的作者,又往往是从日常生活中走出,在文学的世界里,渐渐上升,使得作品一步步成型。在某种意义上,四大名著中,除去《红楼梦》,几乎都可以视为人民集体创作的结果;即便如《红楼梦》这类独创性极强的文学经典,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也使得这部作品融入更多普罗大众的精神理念。
二十世纪的新文学诞生于巨大的民族危机之中。在救亡图存的理念指引下,旨在创造一种新的文学语言与范式的中国新文学,面临着冲突、矛盾、自省与革新,同时也面临着精神世界的选择,无论鲁迅、矛盾、巴金,还是沈从文、老舍、曹禺一类作家……都在极力为这种新文学的形成,做出努力;而这些人的作品,都是立足于时代精神和人民的生存境遇。文学作品唯有进入人民的精神层面,才能摆脱自我的局限,才能深入世间疾苦,才能对这个世界抱有更深的情感。
写作者是声音的代表,是文化和艺术的建构者,同时也是人民中的一员。他们注视着世界,用文字抒情,更用文字改变世界,影响着草木、气候以及人心。惟其如此,才能使文学释放更大的能量和热情。我们为何对《百年孤独》《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充满深情?因为它们深入人心,呈现了这个世界独特的一面,使得这个世界更为丰富。
新时代的中国发生了波澜巨变,几乎每天都有奇迹和神话出现。作为写作者,应该静心观察,深入学习,在发现的基础,去以作品呈现出人们的精神世界。不要人云亦云,不要鹦鹉学舌,不要忽视人民的主体性,心中装下人民,笔下的力量就自然会逐步增加。在新时代的生活现场,要深入,要洞悉历史发展的脉络,要以诚恳面对。
每次阅读当代作家的作品,都感慨其丰富,同时也像面对镜子一般,去反省自己和这个时代。我们的写作如果不想漂浮于云端,就要扎根于生活,感知人间烟火;那么田间、学校、厂房和医院,甚至于荒野,都该成为我们驻足的地方;那么鲁侍萍、周朴园和鲁大海都该出现在我们的笔端;那么父母、亲人、邻居和保安,都该是我们熟悉和关注的对象;那么城乡的转化、价值观的调整,都该是我们触摸的精神。
我们在阅读梁晓声的《人世间》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动?因为这部朴素而真诚的作品,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来自于我们脚下的大地。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行走的文学作品,它感动人民,深入人的内心。
很多时候,我们的写作过于虚妄,就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唐代的古文运动,修正了浮靡的文风;接着二十大的学习,我们重现审视自身的写作,将立足点确立好,那么讲好中国故事和本土故事,就会增加诸多生机和活力。我们今天作家,应该戒骄戒躁,真正的进入人民和本土,努力经营好自己的文学事业,使之成为具有源头活水的精神黄金;我们要突出固有的思维,以鲜活的语言去塑造新时代的新生活和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