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中国文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8周年之际

首页    时政与文坛    中国文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写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80周年、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8周年之际

来源:文艺争鸣2022-05-23

前言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和文艺工作者们齐聚一堂,经过三次会议和热烈的讨论,鲜明地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价值导向,对新中国文艺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光字片,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居民社区;

老周家,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东北百姓。

《人世间》,2022年开年,一部电视剧火爆出圈。随着电视剧风靡大街小巷的,是光字片老周家这个普通家庭的平凡故事。时代的变迁、命运的浮沉、生活的难题,交织在岁月烟火之中,老周家三代人有成功、有失败、有困惑,更有挣扎和奋斗。然而,不论经历怎样的酸甜苦辣,他们却始终坚守着最朴素的家风——做一个好人,有尊严地活着。

“人世间”的力量穿越了时间和空间。这个春天,每个傍晚,阖家老幼守在电视机前,等待老周家次第登场,然后为之同悲鸣、共欢笑,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有观众留言:感谢《人世间》,让我们重温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光辉岁月。有观众感慨,上一次大半个中国为一部电视剧万人空巷、夜不能寐,还是32年前《渴望》播出之时。

电视剧的火爆,见证了文艺作品的魅力。正如主题歌所唱:“有多少苦乐,就有多少种活法;有多少变化,太阳都会升起落下。”不管人世间如何风云变幻,周家人始终初心如磐,坦然面对。

善良智慧,坚韧通达,百折不挠,勇毅前行——这是光字片的老周家,又何尝不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写照?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艺,是一个国家的压舱石,也是一个时代的晴雨表。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人类文化的每一次发展,无不伴随着文艺的进步。

《人世间》剧照

在中共百年党史上,有两次非常重要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一次是80年前的1942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席发表重要讲话。

一次是8年前的2014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80年前,毛泽东主席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目的是要和大家交换意见,研究文艺工作和一般革命工作的关系,求得革命文艺的正确发展,求得革命文艺对其它革命工作的更好的协助,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

《延安文艺座谈会》油画

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并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我早有考虑,直到现在才有机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同大家一起分析现状、交流思想,共商我国文艺繁荣发展大计。”

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相隔72年,其目的都是彻守初心,勇担使命,正风气,督文脉。

2014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深刻诠释了一个道理,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毛泽东主席指出:“在我们为中国人民解放的斗争中,有各种的战线,也可以说有文武两个战线,这就是文化战线和军事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深刻诠释了一个道理,为人民服务、为大众服务是文艺始终不渝的根本方向。毛泽东主席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他要求文艺工作者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指出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创作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深刻诠释了一个道理,文艺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毛泽东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

时隔72年的两次座谈会,虽然历史背景不同,但都张扬着鲜明的时代立场,始终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充分体现了党对文艺工作者的爱护和尊重、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

向北,向西,再向北。

沿时间之河溯流而上,让我们穿越到80年前的那些日日夜夜。我们不难发现,哀鸿遍野、内忧外患的中国正涌动着一道道清澈的溪流。

在山东,16岁的贺敬之离开母亲,悄悄踏上了北上的征程。在北平,17岁的于蓝偷偷掩上家门,经过两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抵达目的地。在上海,23岁的华君武离开亭子间,冒着生命危险,取道香港、广州、长沙、武汉、重庆、成都、秦岭、宝鸡、西安,终于“找到了共产党”。在南京,32岁的丁玲早已蜚声文坛,这一年,她逃离了这座古城,怀着“我想当红军”的梦想,向北、向西、再向北,一路进发。

在全国,成千上万条小溪正不约而同,汇聚到黄土高原一个叫作“延安”的小城。延安,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无数风华正茂的文艺青年。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不约而同地从东北、从华北、从西北、从南方、从海外,走过敌占区,越过封锁线,来到延安。

究竟是什么在吸引着他们、凝聚着他们?

让我们再循着时间的长河缓缓前行。5年后,贺敬之与丁毅一道创作了新歌剧《白毛女》。1年后,华君武种了“1939年的树”。12年后,丁玲写出了《太阳照在桑干河上》。27年后,于蓝成功饰演了《烈火中永生》中的江姐。此时,我们不难发现,那一道道小溪的浅吟低唱,已汇聚为文艺救亡的壮阔波澜。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此时的延安,何以令天下人归心?答案就在清澈的河水里,就在革命的斗志、光明的未来里,就在澎湃的热血、立志救中国于水深火热的伟大行动里。几乎是在同一时期,一个叫作埃德加·斯诺的记者,冒着战火横穿中国。他从北平转道汉口、重庆、西安,最后赶赴延安,并一路奋笔将他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一篇又一篇文章,以“西行漫记”专栏形式刊发在英、美等国报刊上。

“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在陇东前线,用电报形式发给丁玲的这首词赋《临江仙》,熨帖地道出了毛泽东对新文艺的清醒判断:中国革命的胜利,不仅“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更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1942年鲜花盛开的5月,远处炮声隆隆,三根木棍支起一盏汽灯,就在中共中央办公厅门前的空地上,一个决定新中国文艺方向和前途的会议召开了。摄影师吴印咸用相机捕捉到了这个沸腾的场面。毛泽东说:“大家为了真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80年来,每一回味,那热烈的场景仍意韵悠长;每一重温,那烫人的话语仍令人振奋。延安文艺座谈会——我党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关于文艺问题的专业会议,指出了中国文学艺术的中心问题,就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此后,《兄妹开荒》《白毛女》《东方红》《延安颂》《黄河大合唱》……一个个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喷涌而出;艾青、蔡若虹、周巍峙、吕骥、柯仲平、罗工柳、古元、王昆、李焕之、光未然、欧阳山尊、王朝闻、刘炽……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从此定格史册。

《白毛女》剧照

此后,在吴起、在安塞、在洛川、在三边……每有演出,观者云集;每有朗诵,听众纷涌;每有画展,盛况不衰。郭沫若禁不住挥毫赋诗:光明今夕天官府,听罢秧歌醉拍栏!

宝塔山下(木刻)古元 作

伴随着青春淬炼的深情讴歌,伴随着风雷激荡的红色篇章,中国文艺从此一扫低沉、哀怨、缠绵,奠定了高亢、明朗、激情的基调。在解放区,文艺的面貌、文艺工作者的面貌,有了根本的改变,这是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文艺与广大群众的关系也根本改变了。

1949年6月,在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上周扬感慨万千,他报告解放区文艺运动时说:“最近七八年间,解放区的文艺的面貌和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的面貌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解放区的文艺已经成为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文艺与群众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文艺已成为群众教育、干部教育的有效工具之一。”延安文艺,赓续五四传统、承袭长征精神、发扬左翼思潮、拓展苏区文化、汇流陕北风貌,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奠定不朽的基石,为新中国文艺走向普及、繁荣指明方向。

正是凭借这种精神,80年来,文艺战士们高唱“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文艺建设者将千疮百孔的旧中国建设成文化大国;文艺工作者勠力与共,继续将中国文艺事业推向一个光辉的新阶段。

延河水依旧潺潺流淌,宝塔山依旧巍巍耸立。今天,从延安再出发,让我们再次发问:距离前辈用青春和热血描画的未来,我们还要走多远?

延安风景(木刻)古元 作

历史,常常凝炼成一次次艰难选择。

选择,又常常开启一段段崭新历史。

沿时间之河溯流而上,让我们穿越到8年前的那些日日夜夜。我们不难发现,80年前一道道清澈溪流,在8年前已汇成奔涌江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中国正在奋力奔跑。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有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影视等各领域的72位文艺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开篇便说:“今天,这里群英荟萃、少长咸集,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老艺术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文艺新秀,有些同志过去就很熟悉,有些是初次见面。见到大家很高兴。”

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事关中国文艺发展的五个问题,希望“同大家一起讨论”——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因为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什么是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如何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条分缕析: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习近平总书记用创造者、见证者、剧中人、剧作者,生动比喻人民与文艺的关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他强调,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问题,拆除‘心’的围墙,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情入’”。

什么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如何塑造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说,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把握住两条:一是要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

也是在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两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2014年3月访问法国期间,“我谈了法国文艺对我的影响,因为我们党老一代领导人中很多到法国求过学,所以我年轻时对法国文艺抱有浓厚兴趣。在德国,我讲了自己读《浮士德》的故事。”阅读这本的时候,习近平还在陕北农村插队,听说一个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他走了30里路去借这本书,后来那个知青又走了30里路来取回这本书。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讲道:“在同俄罗斯汉学家座谈时就说到,我读过很多俄罗斯作家的作品,如年轻时读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后,在我心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习近平总书记用这两个故事,生动地阐释了优秀文艺作品的伟大力量。

文学家、艺术家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第一个发言,她说,这次文艺工作座谈会让她想起了“72年前那次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她说,“文学什么时候与人民共呼吸、共命运时,文学之树就会枝繁叶茂,什么时候离开和违背了人民,文学之树就会枯萎凋零。这一点,已经被历史所证明,也必将被未来的历史所印证。”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尚长荣,空政文工团一级编剧闫肃,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赵汝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雪健纷纷发言。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伴随着新时代铿锵有力的步伐,伴随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文艺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积极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努力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延河水依旧潺潺流淌,宝塔山依旧巍巍耸立。昔日,从延安到北京;今天,从北京再出发——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中国文艺应该肩负起怎样的使命与担当?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揭示人类命运和民族前途,是中国文艺矢志不移的追求。

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扎根祖国大地,潜心文艺创作,服务人民群众,主动担当作为,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作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创造着一部精彩的乐章,反映着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四个关键词,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文艺创作、文艺生产、文艺理论,这便是——时代观、人民观、传统观、世界观。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谈起出访时为各国各民族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深深陶醉。在中国,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屈原、王羲之、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关汉卿、曹雪芹,到“鲁郭茅巴老曹”(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到聂耳、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从诗经、楚辞到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从《格萨尔王传》《玛纳斯》到《江格尔》史诗,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众多文艺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艺精品,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了丰厚滋养,而且为世界文明贡献了华彩篇章。

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

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无比渴望旧中国能够摆脱腐朽衰颓的局面而重新找回生命的春天,他在《青春》一文中写道:“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方志敏将他对祖国的爱倾注于《可爱的中国》之中:“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冼星海、光未然创作了磅礴雄伟、深邃壮阔的《黄河大合唱》,如黄河水般波涛奔涌的乐章生动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惨烈与悲壮,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华民族的呐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家、艺术家带着无比的喜悦和热情投身创作。柳青写下经典名作《创业史》,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互助组和合作社里,中国农民的创业历程以及梁三老汉、梁生宝、郭世富、郭士杰等典型的农民形象。谢晋导演将战火纷飞中书写中国革命史传奇的红色娘子军故事搬上银幕,《红色娘子军》一经上映就风靡全国,创下八亿人有六亿人观看的盛况。

改革开放年代,蒋子龙携改革文学横空出世。一部《乔厂长上任记》,让改革者“乔厂长”轰动了整个中国,也将“蒋子龙”这三个字深深烙在了当代文学史中。霍大道、乔光朴……蒋子龙笔下众多改革者的形象,真实、立体、多元地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方位和社会路向。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以小英子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旧中国那段艰难黑暗的岁月里为衣食冷暖奔波的人们和为理想信念牺牲的北大学生的故事,这部影片为中国散文电影提供了一个注重意象表达的唯美风格的范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抗击疫情、反腐扫黑、海外撤侨……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不仅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长篇小说《人世间》以个人精神史的结构反映出改革开放的时代轨迹;“江南三部曲”跨越百年社会变迁,探询人的精神世界;《经山海》聚焦中国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伟大成就。电影《十八洞村》描绘出脱贫路上广大干部群众的坚韧意志与奋斗激情;《战狼》《红海行动》,让每一个中华儿女感受到强大祖国带来的安全感;《中国机长》《中国医生》,聚焦那些危难来临时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扫黑风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维护社会正义的决心;《山海情》则讲述了“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戏剧《雨花台》《西安事变》等,生动塑造了革命先辈和模范的光辉形象,弘扬了崇高理想和英雄气概。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两会、基层考察调研、全国文代会、全国作代会等多个场合,曾多次就文艺把握时代主题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要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

——“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文艺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艺对国家、民族、时代的重要作用:“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他也反复为优秀文艺作品点赞——

2014年儿童节前夕,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给孩子们推荐《红孩子》《小兵张嘎》《鸡毛信》《英雄小八路》《草原英雄小姐妹》等少年英雄的电影,教导他们学习英雄人物。

2015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时说“好几个频道都在播”“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强调,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提起自己看过最近热播的电影《红海行动》。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政协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提出,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2021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时,讲述了福建科技人员菌草援外的故事,自然联想起当年的热播剧《山海情》:“我就派《山海情》里的那个林占熺去了。”

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密相连、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时代跫音。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承担起时代的使命,倾听着时代的呼唤,方能回答好时代的问题。

时代在变,文艺的题材在变;媒介在变,传播的渠道在变;主题在变,创作的主体在变;受众在变,作品的话语也在变。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面对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读者分众化等趋势,中国文艺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形势发展,应对各种重大变革,从而让更多新的文艺群体、文艺媒介、文艺科技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

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宏图。

中国文艺,是中国人民的文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时代的创造者。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跃动着创造历史的火热篇章,汇聚起来就是一部人民的史诗。

在80年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用一句话点出了问题实质:“什么是我们的问题的中心呢?我以为,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或这两个问题解决得不适当,就会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和自己的环境、任务不协调,就使得我们的文艺工作者从外部从内部碰到一连串的问题。”

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滴水,怎样才能永不干涸?只有置身大海之中。文艺和人民的关系,正是如此。

习近平总书记常常说:“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浮萍、无病呻吟、无魂躯壳。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民是文艺之母。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情之所牵、心之所系——

谈方法,“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所阐明的方法,有着历史的回响,更有着时代的先声。

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文艺要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

讲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并重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

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道路,中国文艺面貌为之一新,涌现出一批与人民结合、为人民放歌的优秀作品: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国的文艺工作者,也逐渐融入广大民众之中:作家柳青蹲点黄甫村14年,与村民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写出现实主义巨著《创业史》;作家路遥饱尝生活的艰辛,才有《平凡的世界》30多年长销不衰,影响一代代青年;陈忠实把几乎毕生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祖屋后的白鹿原以及白鹿原隔浐河可望的神禾原、少陵原、凤栖原和隔灞河可望的铜人原,才有了“我把生命交给你了”的《白鹿原》……

人民需要文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新时代,数据展现巨变:2013年春节档,中国电影票房约7.8亿元;2022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突破60亿元,全国银幕总数也从2013年底的逾1.8万块增长到目前的8万余块,增幅超3倍。2020年底,我国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分别发展到3212个、5788个、3321个,为群众送上越来越丰盛的文化大餐。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近年来一大批制作精良、有历史纵深感的“年代剧”正是因为聚焦人民,才那样生机勃勃、热气腾腾。《乔家的儿女》《鸡毛飞上天》《大江大河》,无不因对老百姓生活的生动刻画,对普通人情感的精准捕捉而广受好评。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有着文学艺术的丰厚矿藏,柴米油盐中有诗意,鸡毛蒜皮里有光芒。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追随着人民的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着。

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坚守人民立场,才能抒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尊重人民、懂得人民、热爱人民,才能够跳出身边小小悲欢,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描绘人民、歌唱人民、礼赞人民。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的孺子牛,是中国文艺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诚然,生活中不可能只有昂扬没有沉郁、只有幸福没有不幸、只有喜剧没有悲剧;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需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

今天,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上,14亿多中国人民演绎着生生不息的中国史诗。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努力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国文艺的百花园才能永远为人民绽放。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中国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的创意惊艳世界。从“雨水”开始,至“立春”落定,在时光轮转中,一个拥有古老智慧、诗意盎然的中国,一个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中国,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呈现在世界面前。

北京冬奥会落幕,回首过往,除了赛场上的精彩瞬间定格为永恒让人印象深刻外,中国元素一路火爆。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大,不少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可爱可亲、可圈可点,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文化就像一个绵延不断的河流,源头来自远古,又由许多支流、干流汇合而成。”他引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以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宏阔视野,这样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国际国内许多场合,他率先垂范,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201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大学参与“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时,对学生们深情地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他鼓励学生们增强文化自信,增强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

“我曾经讲过,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思考让与会者深受震撼:“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文化,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精神》中说:“文化是传统的、生命的,有个性,像有一个种,在其内里则必然附带有一番精神。”钱穆先生所说的文化精神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贯穿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光未然、冼星海于民族危亡之际,写下《黄河大合唱》,采用陕西民歌、劳动号子的音调素材,使用三弦、锣鼓等民族乐器,用中国旋律凝结成气壮山河的民族赞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春节组曲》《嘎达梅林》《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和《五朵金花》《刘三姐》《阿诗玛》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旋律、电影,汲取了民歌、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养分。《青春之歌》《红岩》《林海雪原》……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名字,留下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无数至今让人难以忘怀的经典情节,承载动人心魄的英雄主义精神,生动昭示共和国的来路和人民政权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小蝌蚪找妈妈》《铁扇公主》《大闹天宫》《三个和尚》《阿凡提的故事》等一系列中国风格浓郁的美术电影,开创了世界动画史上的中国学派……一代代文艺工作者,赓续中华优秀传统中的文化基因、生命密码,表现着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永不褪色的价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必须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样态,如老树新花一样展露勃勃生机。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将传统人文思想、价值理念、伦理情感与当代生活和审美意趣相结合;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对中国饮食文化进行细致入微的全方位展示,用光影艺术营造出别具意境的东方韵味;《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文博类节目和纪录片,让观众得以徜徉在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从传统文化中获取灵感的舞蹈作品《唐宫夜宴》《洛神水赋》《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京剧、中国功夫等等,只是给世界各国近距离观察和感知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随着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

当今中国,故宫文创成为“网红”,年轻人中兴起汉服热,李子柒、阿木爷爷、滇西小哥等中国风博主频频火出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洋溢在人们脸上。

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最好的世界语言,常常被称为最好的“国家名片”。

“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一席话,引起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鸣。习近平总书记不但要求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在多个外事场合他更是以身作则,以文艺为媒沟通中外。

2013年3月,习近平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发表演讲时提到:“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

2014年7月,习近平出访阿根廷期间,向阿根廷朋友当面赠送了国礼——一套DVD光盘,光盘中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北京青年》《老有所依》和滕华涛执导的电影《失恋三十三天》均是反映当代中国题材、反映当下年轻人生活面貌的作品。

2017年6月,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前夕,习近平在当地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称赞道:“《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

2017年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会晤期间,习近平邀请四国领导人共同观看由金砖国家首次联合拍摄的电影《时间去哪儿了》片花。

中国进入新时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世界上的人们想知道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想知道中国人对自然、对世界、对历史、对未来的看法,想知道中国人的喜怒哀乐,想知道中国历史传承、风俗习惯、民族特性,文艺是最简单也是最丰富的方式——翻开书页,拿起毛笔,拉开大幕,打开电视,奏响乐章,走进画廊……一幅纵横古今、交错中外的“中国图卷”便徐徐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郑重承诺,充分彰显了以实际行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大国形象和责任担当。文艺是沟通中外的桥梁和纽带,文艺作品产品也要充分国际参与竞争,只有开放合作才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自我封闭只会失去世界,最终也会失去自己。

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现代以来,中国文艺和世界文艺的交流互鉴一直进行,白话文、芭蕾舞、管弦乐、油画、电影、话剧、现代小说、现代诗歌等,都是借鉴国外又进行民族创造的成果。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积极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和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都对中国文艺发展产生过广泛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社会主义文艺要繁荣发展起来,必须认真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艺。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文艺才能更好发展繁荣起来。”

文艺是世界语言,谈文艺最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心灵。各国人民的处境和命运千差万别,但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为改变命运的不屈奋斗是一致的,也最容易引起共鸣。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罗西尼《威廉·退尔》序曲、埃尔加《威风堂堂进行曲》、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芦笛舞曲”“小进行曲”等19首世界名曲响彻“鸟巢”上空。这一刻,不同的文明记忆、文明图景,在华夏大地上共振齐鸣,奏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乐章。

这一幕生动地表明,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绝不是倡导夜郎自大、唯我独尊式的“文明优越论”,也不是“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而是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胸襟充分汲取外来文化有益成果,使中华文化更具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中国文艺也不断走出国门,向全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搭建民心相通、文明互鉴的桥梁。《媳妇的美好生活》《跨过鸭绿江》《在一起》《理想照耀中国》《大禹治水》等一大批优秀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通过不同国家的电视台、国际互联网平台和自主平台播出,向全球观众讲述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梦想的故事,让全球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蕴藏中华文化元素的电影、网文、网游、音乐、戏曲、雕塑、手工艺品纷纷出海,受到越来越多海外观众的关注。其中,向海外传播作品1万余部、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用户达1亿多的中国网络文学,正在形成从内容出海到“生态出海”、从文字出海到IP出海的阶段式跨越。网络文学已经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学习中华文化的重要渠道,并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艺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参照。

“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2021年12月14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进行艺术表现,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古老的文明古国、正青春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将为人类贡献新的发展模式、发展道路,而且将把自己在文化创新创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献给世界,在新时代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巨大贡献。

勇伫潮头的时代观、人民至上的人民观、坚持双创的传统观、心怀天下的世界观,汇聚为新时代中国文艺的大雅正音。

立文之道,惟字与义。字以训正,义以理宣。

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止于至善,方能臻于至美。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又云:“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讲的都是创作之苦、精品之精。至善、至美、至精,非朝夕之功,需要的是创作者的凝神聚气、呕心沥血,需要的是文艺家的朝乾夕惕、久久为功。屈原曾写下椎心泣血之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司马迁为创作《史记》经历了失父之痛、宫刑创伤。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作家路遥一辈子穷困坎坷,短暂人生里遍尝平凡世界的艰辛与落寞,他的墓碑上镌刻着他写给世界最后的深情告白:“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

中国文艺呈现百花竞放、生机盎然的景象。然而,随着文艺创作新的春天的到来,随着大量脍炙人口优秀作品的不断产生,思想的困惑和发展的瓶颈不容忽视,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文艺从业人员只想走捷径,求速成、重虚名,幻想一夜成名,追逐一夜暴富;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英雄,以此吸引眼球、暴得大名;有的混淆是非、黑白不分、善恶不辨、以畸为美;有的信奉“一切向钱看”“出名要趁早”,身上沾染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坏习气;有的不屑于艺术的修养,热衷炒作私生活,靠资本运作和冲流量抬高身价;有的追腥逐臭,品行不端,违反公序良俗,虽一时风光无两,最终人设崩塌甚至锒铛入狱;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有的乱花渐欲迷人眼,热衷于各种“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的所谓思潮。

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诚恳地提出了中国文艺所面临的不正之风,并尖锐地做出批评:“我们延安文艺界中存在着上述种种问题,这是说明一个什么事实呢?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就是文艺界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作风不正的东西,同志们中间还有很多的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轻视实践、脱离群众等等的缺点。”他从而提出,需要对文艺界进行“切实的严肃的整风运动”。

对于文艺界的不良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同样提出严肃的批评:“文艺工作者的自身修养不只是个人私事,文艺行风的好坏会影响整个文化领域乃至社会生活的生态。文学家、艺术家是有社会影响力的,一举一动都会对社会产生影响。大家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影响,认真严肃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一个文艺工作者如果品行不端,人民不会接受,时代也不会接受!不自重就得不到尊重!”

针对部分从业者迷失了方向导致文艺作品中出现的“低格调的搞笑,无底线的放纵,博眼球的娱乐,不知止的欲望”,习近平总书记用了四个“决不能”:“文艺要通俗,但决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艺要生活,但决不能成为不良风气的制造者、跟风者、鼓吹者。文艺要创新,但决不能搞光怪陆离、荒腔走板的东西;文艺要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

世易时移、思潮纷涌,文艺界需要一种主张和思想,来凝聚文艺工作者的力量,需要一个方针和方向,为未来中国的文艺事业和文化发展指明道路。正如8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明方向、开风气,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也锚定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价值航标,标注了中国文艺发展的历史方位。

“党和人民需要你们、信赖你们、感谢你们!”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份嘱托,挚诚热烈,感人至深。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成为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座右铭。

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中国精神熔铸在笔端,在潜心创作中回答时代之问,把创作好作品作为立身之本,涵养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中国文艺拨开迷雾,正在逐光而行。

十一

80年不懈探索,勇毅前行。

8年踔厉奋进,笃行不怠。

新时代新征程,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时代主题。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伟大事业,文艺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今天的中国文艺,处在怎样的历史方位,又将以怎样的自觉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2021年12月15日,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特别讲过:“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身处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感悟今天中国的历史巨变,中国文艺一定能够书写出新时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广阔,一定能够映照出新时代精神世界的多姿多彩,也一定能向世界展现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仗剑远游时写下这样的诗句。他感受着盛唐的蓬勃气象,胸中鼓荡着凌云壮志。今天,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未来无限广大,面对时代召唤,面对党和人民的期盼,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时代中国文艺必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永不停滞的前进姿态,在接续奋斗中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变为现实。

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新时代的伟大中国,未来无限广大。

新时代的中国文艺,让我们一起向未来!

(本文刊于《文艺争鸣》202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李舫,学者、作家、评论家。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法学学士,中国人民大学文艺理论硕士、博士,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2022年5月23日 20:40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