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谈谈小说与影视剧

首页    批评家论坛    谈谈小说与影视剧
电视剧《潜伏》正在各地方台播出,亲朋好友纷纷向我道贺,弄得我很是有些惶恐。同时我又担心这件事会被误读,对天津年轻的作家们造成误导,所以,有些话是不能不说的。
首先,电视剧《潜伏》的成功并非是我个人的成功,我只是跟着沾光而已。要知道,小说与影视剧是完全不同的艺术样式,在艺术规律上有着极大的区别,所以,作为小说家,对于影视剧的改编应该抱有一个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我个人认为,一次成功的改编应该是这样的:小说具有独特的人物和独创的戏剧结构,要远远高于庸常的生活;影视剧的改编应该在原小说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人物和内容,从影视剧的标准上看,剧本应该高于小说;而后,导演和演员要通过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剧本中的美妙更提高一部,要让最终的成品远远高于剧本。这也就意味着,从小说到影视剧,需要跨越三个巨大的台阶,需要众人合作迈出三大步。也正因为如此,参与制作的任何人,不论是光彩照人的明星,还是导演、演员、编剧、小说作家等,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独享荣耀,同时,每一个人又都会因为影视剧的成功而充分地享受荣耀。这也就意味着,我的短篇小说《潜伏》只是给电视剧《潜伏》开了个头而已,绝非居功至伟,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了。
第二点,关于怎样才能写好小说的问题,在这里我只能谈些个人的看法。其实,小说也好,影视剧、戏剧等等所有讲故事的艺术门类,都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律,那就是一部作品之所以能被称得上是艺术品,必须得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如果连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那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两个基本条件就是:差别与技术。
说到差别,作家必须先要与文坛有所差别。中国的文坛也好,世界的文坛也好,每年都会有极出色的作品出现,于是便被许多有势力的出版商和编辑们鼓噪起一股文风,一股潮流。我们必须要头脑清醒地认识到,潮流是商机,并非是文学创作的机会,也不是作家确立自我的机会。潮流只对商人有利,对作家却是有害的。所以,作家既不能跟风,也不必生硬地反潮流而动,作家应该只作自己,反躬自问,看看自己的肚子里有哪些原材料,然后再客观地审视大到文学史,小到文坛上缺少哪些独特的东西,这其中大到人物、戏剧结构,小到生活细节,然后再审视我们自己的原料又能生产哪一种缺少的东西。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作家对文学史有所了解,对文坛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对自己有所了解,然后还得耐得住性子,具有置名利于不顾的勇气。
说到小说技术,实在没有什么好谈论的,这就如同厨师需要熟练地掌握厨艺,木工需要熟练地掌握技术,骗子需要熟练地掌握骗术一样,作为一个小说家,熟练地掌握小说技术是这一行业的基本要求,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那就实在没什么好说的了。当然,小说技术与其他实用行业的技术有所不同,但也绝不是无章可循,风格虽然是作家个人的,但小说创作的基本规律还是共有的。所以,向前辈作家和作品虚心学习很有必要,那些在一百年前便早已成熟的小说技术,至今仍然被所有伟大的和近乎伟大的作家在使用,把这些基本技术学到手,才能保证将我们在自己的库存中找到的有“差别”的作品顺利完成,才能最终达到通畅地,可理解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所以说,对于作家来讲,我们不须要考虑制片商,也不需要考虑文章千古事,作家需要考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们是不是能够坦率、真诚地对待读者和自己。
第三点,关于怎样才能把小说卖给制片商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愚蠢,毫无意义,但是,因为经常被人问到,所以顺便在这里谈一谈我个人的一个近乎玩笑的观点。我认为,作家出卖影视剧改编权的活动,类似于“天上掉馅饼”,只不过是恰好掉进某人的嘴里而已。就我个人浅薄的经验,作家如果沿门托钵,四出交际,想方设法向制片商推销自己的作品,多半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制片商做的是生意,小说的改编权即使卖得再高,制片商最终都要再投入20至100倍的投资,才能完成这部影视剧,而这些投资成功与否,与制片商的饭碗、前程和身家性命息息相关,所以,作家不论自以为有多么出色的口才,上门推销的办法多半难以成功。
话说到这里便出现了悖论,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作家能够售出小说的改编权呢?别人的经验我不知道,我只能谈我个人浅陋的观点,那就是,要想能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唯一可行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独自在家里练习如何把嘴张大。这就是说,要丰富我们的知识、学养和认知能力,提高小说技术,发现并成功地完成“有差别”的作品,随着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接馅饼的嘴自然就越张越大,接到馅饼的几率也就随之而增加了。
2012年1月10日 20:12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