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征文系统

公众号

津门往事的“百科全书”

首页    文学视界    津门往事的“百科全书”

——评长篇小说《天子门户》

缪俊杰

百花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天子门户》(作者郁子、立民)皇皇四大卷,洋洋百万言。拿到此书,开始有些发怵。开卷读下去,却愈来愈有兴趣,几天下来,竟一气读完,感到一种阅读的满足,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感谢作者为我们提供这个文本。不夸张地说,它是一部阅读天津,阅读津门往事的“百科全书”。
我把它称为“百科全书”当然也是一种类比。这种“类比”,是从文本中提供的“三百”得出来的。我说这“三百”,是指它描绘了津门百年历史沧桑,塑造了百位性格各异的人物,展现出百姓风俗的图景。

津门百年历史沧桑的描绘。
《天子门户》构思恢宏,立意高远。它以天津百年历史为底色,以天津老城区、盐场、盐滩、盐坨、漕运、港口、码头为活动舞台,展示了被称为“天子门户”的天津地区百年历史沧桑。作品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天津开埠写起,经历了满清、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西文化的强烈碰撞,每个历史转型期的众生相,都得到了相当充分的展现。我们从作品中读到了各个历史时期天津人的巨大付出和历史担当,读出了天津人的侠义、豪气、热情、包容和幽默性格。天津啊天津,你是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有个歌曲叫《小城故事多》,我看天津才是“故事多”呢!文学作品与历史教科书最大的区别在于文学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展示人的命运和历史发展的轨迹。《天子门户》以一个白手起家的盐商的家族兴衰,大起大落和家族几代人的命运为载体,将天津百年来的政治、军事、经济、民俗纠结在一起,相当充分地展现了这个被称为“天津卫”的城市百年风云变幻。这里面有天津特殊地域、特殊历史的形成;有封建统治者盘根错节的纠结;有帝国主义炮舰袭击的创伤;有租界林立的怪象;有人民反抗的硝烟;有忧国忧民官员的担当;有贪婪狠毒政客的伎俩;有不怕牺牲勇谋并举的天津儿女的智慧。那些令人发指的争斗,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从而奏出了一支多曲调、多音符的交响乐。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辱,中国人民的光荣与梦想,都融汇到天津盐场的历史命运之中。从一滴水看世界,也许这部小说具有这种特殊的功能。 
二、百位人物性格的塑造。
文学,特别是小说这种文体,发展演进到某一阶段,人物成了艺术表现的中心,小说家把自己的艺术视角和艺术重心放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家的美学目标是塑造人物性格,因此,人物性格塑造的成功与否,成了判断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作为一部具有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不能局限于讲故事,而应该着力描写人物的性格,塑造一些具有深邃思想内涵的典型人物。从讲述故事到塑造人物,这是文学创作由低层次到更高层次的转换,是文学创作的一个艺术升华。我之所以对《天子门户》作较高的评价,是因为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批具有鲜活性格的人物,尤其是塑造了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
我没有详细统计这部长篇究竟描写了多少个人物,有名有姓,有事迹行状的人物大概有百位之多。但我说“百位”也并非不靠谱的乱说。我在作品中读到了清朝宫廷、民国官府,直到新中国干部的名字,其中有慈禧、光绪、载沣、载振、奕劻、溥仪、端明贝勒、僧格林沁、袁世凯、段祺瑞、张作霖、吴佩孚、张敬尧、李鸿章、李鸿藻、盛宣怀、吴廉、李济安、周子坤直到蒋介石以及作为天津新市长的李元斌的名字;也读到了作为商界人物的盛元复、盛洪来、梁钟贤、谭运山、张罗、曹世襄、文彦辉、谭启、柯炳勋、潘玉芸、盛明宇、盛明扬、高牧远、潘显达、高天澜、盛明悦、林秋红……;还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帮会首领、黑帮老大、江湖高人,如常敢子、孙瘸子、范神叨、花豹子、金九、朱胜、宗飞、龙应良、陈元霸、陈小白、沈英、万样娇、文培圣、张治等;还有包括日本人在内的洋鬼子德璀琳、泰勒、伊万诺夫、井上、木村等。上述几类人物,有的是历史上实有其人,有的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有真有假,有虚有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但不管名字真假虚实,一旦在文学作品中出现,而且经过作者的艺术塑造和生动描写,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作品人物,可以从艺术形象的角度来评说这些人物的塑造。
也许不能说《天子门户》中写到的人物都是个性鲜明的人物,有些人物只是作为叙述故事而出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只是故事的载体,有些人物的面貌和性格也显得比较苍白,但是《天子门户》中有不少人物塑造得是相当成功的,甚至可以被称为“典型人物”。我这里着重说一说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盛洪来和潘玉芸夫妇的塑造。
盛洪来是贯串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用影视界的术语来说叫“一号人物”。在文学作品中,把一个民族资产阶级人物作为中心人物来描写,是新时期文学中出现的新现象,是作者的“艺术家勇气”的体现。作家把这个人物写得生动、立体、富有人性和人情的“质感”。作者从表现人物性格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要求,把握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圆整性”。作为一个商人具有两面性。他为了赚钱做过不光彩的生意,他有商人的机灵和狡诈,在某个时候,可能有点言行不一,口是心非,完全是一副商人的面孔。然而,他又有爱国心,讲义气,有荣誉感,有较浓重的民族意识和道德观念。读者可以看到,盛洪来在作品中“亮相”就富有戏剧性和独特性。刚到梁钟贤家帮工的“小来子”就遇到了刁钻的茶客钱老板给他出难题:“只许用一把壶把三样茶给我一块儿上来”,小来子用巧妙的手法应对了这个难题,一下子就使这位从洪水中捡来的小孩性格“出彩”,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应对复杂局面的非凡才能。作为一位商界“奇才”,在“贩制麻袋”的抉择中,表现出盛洪来善于“捕捉商机”的特殊灵敏性。在复杂的社会和你死我活的商战中,盛洪来富有“背水一战”的胆略和勇气。他敢于用三十万两银子和冒着丢一条胳膊的危险,向黑帮老大金九挑战,通过斗鸡来决一雌雄。盛洪来也是一个有担当的硬汉,在获悉东家落难时,他拼尽全力设法营救。他联络官商兼备一身的本家六叔盛宣怀,甚至敢于冒死向慈禧太后“告御状”,使长芦盐案震惊朝野,从而获得了东家梁钟贤的信任与馈赠,登上了津门盐业界的新人舞台。盛洪来在商界的打拼有他特殊的智慧,当然也有他的另一种手段,那就是与政界,与权势的勾连。他以帮小站新军买军火的手段,搭上了权势人物袁世凯,他还通过妻子的关系与帮助,与法国、奥地利军火商人周旋,购得优质武器帮助了袁世凯。商人的智慧与缺失,集中于盛洪来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但盛洪来的骨子里,还是流淌着爱国主义的血液。当八国联军悍然发动战争,天津卫再次沦陷之时,盛洪来毅然离开避祸的上海,回到天津发动津城数万民众团团围住督统衙门。盛氏夫妇面对洋人不卑不亢,据理力争,终于使洋人让步,救斯民于水火之中。盛洪来身上有爱国主义的“大气”,也有同情弱者的“江湖义气”。天津发生的震动朝野的“万样娇案”无法排解。盛洪来出于大义,为保证津浦铁路不半途而废,他劝范神叨纳万样娇为妾,平息了这场风波。盛洪来也有背运的时候,他重操军火生意之后,因遭人诬陷,涉嫌向同盟会倒买武器,以谋反罪锒铛入狱,家产也被查封。经官商六叔盛宣怀的斡旋营救,才得以提前获释。后来又由于三儿子盛明宇闯祸,险遭劫难,盛洪来花钱摆平此事;他通过亲戚关系找到少帅张学良,用百万银两应付了奉系军阀张作霖;他还以各种巧妙的手段和勇气,应对了日本人的各种挑战。斗转星移,时势代变。新中国成立后,盛洪来秉于大义,向人民政府献出了价值连城的“金编钟”,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正义与正气。作品以精采的细节描写了盛洪来人生轨迹中的几起几落,写出了他的光荣与梦想,写出了他的精彩与无奈,从多层面、多角度,写出了这位民族资本家的“圆整”有血有肉的性格。
在这里我还想谈谈与盛洪来相辅相成、相拒相濡的妻子潘玉芸的性格塑造。如果说,盛洪来还有“用马车载着玫瑰花向潘玉芸求爱”的那种“土财主”烙印的一面的话,潘玉芸则是充满着“洋作派”的另一类型的人物。他们夫妇之间有着商人之间的“契合”,也有中西文化之间难于调和的“碰撞”。作为古董商人潘显达的女儿,她从小跟着“作为外交官妻子”的姐姐在国外长大。她的饮食起居、社交往来、语言文化都显示出她的“洋派女子”的特色。由于中西文化思想的碰撞和日常生活中的磨擦,潘玉芸和盛洪来几乎闹到离婚,潘玉芸甚至以远走美国来回避他们之间的矛盾。但潘玉芸又是个“深明大义”的中国女性。当丈夫遭遇不测之际,尽管两人还有芥蒂而不便立即回国,身居美国的潘玉芸毅然从美利坚寄来一张高达80万美元的汇票,来解救在事业上遭受重挫的丈夫,并由大姐代笔写了一封安慰丈夫的信。这个情节把潘玉芸性格中的人性美与人情美表现得栩栩如生。我认为,潘玉芸这个形象,在当今作品中仍然是不可多得的“这一个”。 
三、百姓民俗风情的展示
对天津卫百姓民俗风情的充分展示也是这部小说的一个亮点。前些年,我们读到过有些天津作家的地域小说,他们对“天津卫”的风土人情,对天津人的侠气、仗义,包括对义和神拳、三寸金莲的描写等等,虽评价不一,但广大读者对于这些浓郁的地域风情给人们的认知与欣赏的价值仍然津津乐道。现在,我们看到这两位作家对天津百姓民俗风情的熟稔与生动描绘,同样十分欣赏。书中对两位作者介绍中说,他们均系“天津土著”。这个“土著”好,好就好在他们熟悉天津的“风土人情”、熟悉天津人的独特性格以及天津人的语言表达。对于非天津出身的读者来说,他们可能读不出天津文学的“津味”,但都能读懂。
作品的地域特色,首先表现在作品中描写了发生在天津的独特事件和天津出身或在天津做事业的人们的经历作派。我记得,改革开放初期,曾经有过“文化寻根”思潮,出现过诸如:苏州“小巷人物志”系列、陕西商州系列、浙江葛川江系列、“内蒙草原”系列以及湖湘风味、京都风味、燕赵风味等地域小说,他们在新时期的文学创作中赢得了一席地味。门户开放,商潮迭起,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人们对一些地方风味和地域特色有些淡忘。今天我们读到《天子门户》大有旧梦重温、旧地重游之感。作品从头至尾好像脱不了一个“盐”字,长芦盐业、长芦盐商、盐场、盐滩、盐砣甚至为盐而设的漕运、港口、码头,都具有天津的地域特色。我想写四川的井盐,写青海湖的提炼盐巴,是写不出这天津味的。只有把这些带“盐”字的事件,同天津的社会巨变,同天津的官僚、商贾结合起来,同天津人的侠义豪气结合起来,才显出浓郁的“天津味”,显出天津的民俗风情。
作品的民俗风情同地域语言是密切相关的,记得有位文学大师说过:“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老舍作品中的语言,一看一读就能品味出它的北京特色。老舍的《茶馆》只有通北京语言的演员能演,北京观众看着有味。我想天津人读《天子门户》,也许更能品出它的韵味。例如:在语言表达上,有钱或闲着没事不知怎样好叫“烧包”;说自找麻烦的人叫“山药豆子”;说某人家道败落叫“落赔”;说“很烦燥”叫“腻歪”;说“出了毛病”叫“走畸”;说吃东西为“哈咪”;说“吵架”为“嚼情”;说“挖苦别人”为“糟改”;说“遇上大麻烦”叫“崴泥”;说“奚落别人”叫“扒呲”;说“讲闲话”为“念山音”;称伯父辈为“大爷”,称叔父辈为“伯伯”(南方人称父亲的哥哥才叫“伯伯”),说“这个人才智一般”为“二巴巴的”;称“替别人出气”为“拔创”;把“肆意地挥霍”叫“祸祸”;把因不满而恼怒叫“翻呲”;形容“失魂落魄”叫“离鸡”等等。如果天津人或熟悉天津话的人,对于书上的这些描写,会觉得特别带劲,特别有韵味。
总而言之,百年沧桑,百个人物,百姓风俗,使这部小说分外出彩,让我这个非天津市出身的读者感到怡悦,而刮目相看。

2012年6月7日 17:01
浏览量:0
收藏